绿色奇迹 点亮未来
一、导入
队员们好,我是金山区红领巾巡讲团的倪佳瑜老师,来自山阳小学。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塞罕坝林场。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你们看,这里水草肥美,丛林茂密,禽兽繁集,风景如画。可是你们知道吗?在60多年前,这里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曾经的山川秀美,林壑幽深却变成了漫天黄沙,飞到这里的鸟儿连落脚的地方都找不到,这里的冬天非常寒冷,气温能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今天的主角就是它,塞罕坝——一片荒凉、贫瘠的荒原。
二、分享榜样故事
(一)榜样故事——勇于担当
有队员会问,这么贫瘠的荒原是如何变成现在美丽的林场的呢?塞罕坝北部就是浑善达克沙地,南部就是北京市。在常年西北风的影响下,周边地区沙漠化继续向南侵蚀,北京城常年都会遭受到漫天黄沙的侵蚀,空气质量和人民的生活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了让首都人民不再推开窗户看到的是漫天沙土,当时就有这么一批人不畏艰难,毅然走上塞北高原,投身塞罕坝的建设,他们的领头羊,就是曾任抗日游击队队长的王尚海。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来到坝上,曾许下“塞罕坝建不成,死也要死在塞罕坝”的铮铮誓言。 1964年春季,王尚海选定了马蹄坑进行“大会战”,这一战就是30多天。大家吃住都在山上,来时的年轻人,下山时都成了不修边幅的怪人。正因他带领团队进行技术创新,让马蹄坑成为了塞罕坝造林成功的第一块地,成为了塞罕坝的起源之处。更令人感动的是,生前如此,死后依然,1989年王尚海去世后,他的骨灰也撒在了塞罕坝,与那里的一草一木永远相伴。
队员们,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换来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你们说,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们?(不畏艰难 勇于担当)
是呀,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里不乏有像王尚海爷爷一样的人,当记者采访当年只有19岁的陈彦娴回忆:塞罕坝上没有房子他们就搭草棚、挖地窖,没有饮用水,他们就融化冰雪当水喝,粮食匮乏,他们就吃黑花面加野菜。战风沙,斗严寒,他们就是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着勇于担当的精神,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值得我们后人赞颂!
(关键词:勇于担当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榜样故事——无私奉献
队员们,造林不易,护林更难。在林区,防火是第一要务,一部电话,一个望远镜,一本笔记本是望林员的全部劳动工具,他们在远离人烟的高山上,一守就是几十年。有这样一对夫妻,作为望海楼的瞭望员已达24年之久。夫妻二人携手,带着“望海楼就是家”的觉悟,在这百亩林地中默默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当大家还抱怨着996的工作时,他们的工作是“一整天,全年无休”。用望远镜巡视每一片林地,每15分钟上报一次有无火情。有人问,现在科技如此发达,为何不用仪器替代人工?他们回答:仪器虽能感知烟火,但无法识别是否为普通炊烟,但人可以。望林员还对林区的每一个点位、坐标都非常熟悉,如遇火情可以第一时间上报。于是,望林员就成了“千里眼”和“活地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着这片土地。他们说“知道不好干,但总得有人干”;他们说“伴随这些林子长大 是我们最大的荣耀”。队员们,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扎根深山?
(关键词:无私奉献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
是呀,是他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有他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
(三)接续奋斗、持之以恒
队员们,塞罕坝林场成功的背后,是林场的建设者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在与恶劣环境的不懈斗争中,薪火相传、久久为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的奋斗之路。从2019年开始,我们各个学校积极响应,队员们努力践行垃圾分类。队员们化身护绿小使者,清洁家园、种植树木、绿色出行,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小手拉大手,和爸爸妈妈们一起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实践力量。
今年5月10日,习爷爷在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大会上说: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牢记习爷爷的嘱托,从小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队员,带着建设美好祖国的愿景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