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给未来加buff
队员们好,我是金山区红领巾宣讲团成员傅歆乐老师,来自上海市罗星中学,今天我宣讲的主题是“科技创新给未来加buff”
首先,傅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组照片。看惯了历史书上的黑白老照片,你可曾想过,以前的世界也可以是彩色的?而关于革命先烈,我们看到的大多都是学校走廊里正襟危坐的严肃黑白像,可先辈们也曾风华正茂,他们的世界也曾有声有色。
队员们,你们猜猜看,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没错,这是结合了人工智能与手绘技术,通过补帧、扩充分辨率、上色等方式,将一个个历史悠久的黑白影像修复,将一位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复原,焕发出不一样的新活力。
队员们,科技创新的神奇之处可远远不止这些,它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增益buff,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智能,让我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2022年5月10日,习爷爷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这么说:“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
科技点燃梦想,创新成就未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你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队员、未来的青年,应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如此才能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用创新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1.“两弹一星”自主创新,给国防安全加buff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直是中国青年最有力的时代呼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无数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的国内,为祖国核事业贡献力量。当年“两弹一星”奋斗者中,有90%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其中,34岁的于敏隐姓埋名,从一张白纸开始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靠着自力更生的干劲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爆以及核武器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年仅26岁的邓稼先主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方案的设计,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他们以爱国、奉献、奋斗、创新为关键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了最美的青春华章。
2.冬奥科技演绎“中国浪漫”,给文化自信加buff
队员们,你们还记得今年北京冬奥会充满“中国式浪漫”的开幕式吗?这就是数字科技与美学创新的一次完美结合。而在“中国式浪漫”的背后,是一个个默默坚守、不断创新的青年团队,充分发挥着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保证了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彩呈现。
如果说开幕式是举办奥运会成功的一半,那么点火环节则是开幕式成功的另一半。主火炬燃烧系统是主火炬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之初,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成立了以青年为主体的党员突击队。开展创新攻关,以安全、环保的方式实现氢气火焰的可视性;采用线性多点式耦合燃气分配技术,实现火焰“飞扬”飘逸的造型;同时,实现雪花图案的多彩变化。半年多的时间,突击队的青年们基本上吃住在试验场,一次次地修改技术方案,经过十余种上千次的测试实验,确保点火仪式的各个环节可靠、顺畅。
老一辈科学家们在自主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及人造卫星的过程中展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在保障北京冬奥会安全、精彩举办的过程中展现了刻苦攻关、自主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
科技的未来在青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发展科技,建设科技强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必须靠一代代人艰辛探索、接续奋斗。习爷爷寄语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创造,就是要你们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这样一个民族、人类进步才能生生不息。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你们,要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生气,担当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这正是人类进步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队员们,我们要牢记习爷爷的教导,从小学习创造,要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创造,争做创新小达人,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时刻准备着!